- 功烈
gōng liè
功勋业绩
- 功庸
gōng yōng
1.功劳;业绩。 《国语·晋语七》:“臣闻之,曰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 韦昭 注:“国功曰功,民功曰庸。”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是故无功庸於民而求盈者,未尝不力颠也。” 唐 元稹 《王炅兼侍御史制》:“尔等初丧元戎,能以众整,送迎新旧之际,不无夙夜之劳。言念功庸,宜升秩序。” 2.工程的耗费。《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四年》:“牧守、令长,擅立寺者,计其功庸,以枉法论。” 胡三省 注:“庸,用也,劳也,顾也。”
- 功绩
gōng jì
功业与劳绩
- 儁功
jùn gōng
卓越的功业。
- 不功
bù gōng
无功。
- 额定功率
é dìng gōng lǜ
- 功劳汗马
gōng láo hàn mǎ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了很大的战功。
- 称德度功
chēng dé duó gōng
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 戴罪立功
dài zuì lì gōng
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 讫功
qì gōng
亦作“ 讫工 ”。完工;竣事。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 愈 曰:‘子其为我记之。’”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今年甘雨应时,秋稼极盛,元黄亘野,十分才收一二,尽力刈穫,月半犹未讫功。” 元 姚燧 《崇恩福元寺碑》:“陟遐之日,有未迄工。” 清 汪琬 《尧峰山庄记》:“閲四旬,糜白金几如屋直之数,而始讫工。”
- 责功
zé gōng
责求事功。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舍罪责功者,明君之举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且坦怀待物,举善责功,不念旧恶,据胜势以争天下,谁能敌之!” 清 李逊之 《三朝野记》卷四:“上英明甚,岂可浪对?异日按期责功,奈何?”
- 帝功
dì gōng
帝王的功业。 汉 班固 《东都赋》:“分州土,立市朝,作舟舆,造器械,斯乃 轩辕氏 之所以开帝功也。” 晋 陆机 《吴趋行》:“王迹隤阳九,帝功兴四遐。”
- 功赏
gōng shǎng
立功的奖赏。
- 功构
gōng gòu
建筑。
- 赴功
fù gōng
1.建立功业。 2.出力。
- 僝功
chán gōng
1.亦作“ 僝工 ”。 显现功业。《书·尧典》:“ 驩兠 曰:‘都! 共工 方鳩僝功。’” 孔 传:“鳩,聚;僝,见也。叹 共工 能方方聚见其功。” 孔颖达 疏:“此人於所在之方,能立事业,聚见其功。” 2.多指筹集工料,以从事或完成建筑工程。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咸能戮力,遂致僝功,择嘉辰而先驾红梁,迎圣日而得开象闕。”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按图度地,庀徒僝工,累土积石,畚插之役不劳,斧斤之声不鸣。” 清 黄周星 《垂虹桥新涨歌》:“今年闻説鳩僝功,重復故道濬 吴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