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剥离
bō lí
1.附着物或覆盖物脱落 2.[组织、皮肤、覆盖物等]脱落
- 红剥银
hóng bāo yín
清代专作漕运经费的赋银。
- 枝剥
zhī bāo
肢解割裂,屠宰。枝,通“ 肢 ”。
- 诛剥
zhū bāo
诛求、剥削。
- 摧剥
cuī bāo
犹摧残。
- 褫剥
chǐ bāo
1.犹剥夺。 2.谓革除官职。
- 剥剔
bāo tī
1.宰杀并分解骨肉。 2.劫掠。
- 击剥
jī bāo
1.谓以严刑峻法虐民。 2.敲击。
- 侵剥
qīn bāo
侵害盘剥。
- 剥蚀
bō shí
1.[erosion;corrosion]:剥脱而逐渐损坏由于使用了伪劣涂料,墙皮半年就剥蚀了 2.[wear away]:侵蚀。由于侵蚀而使裸露入了门,便是一个亭子,油漆已大半剥蚀。--《老残游记》
- 斑剥
bān bāo
1.斑驳,色彩错杂貌。 2.斑斑点点而有剥落。
- 逼剥
bī bāo
象声词。
- 圮剥
pǐ bāo
1.毁伤。《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 晋国 之难,祸起於 丽 。惟家之索,牝鸡之晨。专权擅爱,显己蔽人。陵长閒旧,圮剥至亲。”《陈书·高祖纪下》:“ 梁氏 以圮剥荐臻,歷运在极,钦若天应,以命于 霸先 。” 2.毁坏剥蚀。 明 李东阳 《重修宿松县庙学记》:“学旧在县治东南百武许,僻隘圮剥,为流潦所坏。”《清史稿·礼志三》:“﹝ 康熙 ﹞三十八年,復南巡,见 明太祖 陵圮剥,詔依 周 封 杞 宋 例,授 明 裔一官,俾世守弗替。”
- 毕剥
bì bāo
象声词。
- 剥放
bāo fàng
犹斥退。
- 朘剥
juān bāo
剥削搜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