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否剥
pǐ bāo
《易》的两个卦名。“否”为天地不交;“剥”为阴盛阳衰。后多以指时运乖舛。《晋书·庾亮传》:“否剥之难,婴之圣躬,普天所以痛心於既往而倾首於将来者也。”《陈书·儒林传·沉不害》:“ 梁太清 季年,数钟否剥,戎狄外侵,姦回内奰。”
- 剥露
bāo lù
犹揭露。
- 句剥
jù bāo
1.搜刮。《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 禄山 至,怒,乃大索三日,民间财貲尽掠之,府县因株根牵连,句剥苛急,百姓愈骚。”《新唐书·皇甫鎛传》:“ 鎛 以吏道进,既由聚敛句剥为宰相,至虽市道皆嗤之。” 2.亦作“ 句駮 ”。查核批驳。
- 开剥
kāi bāo
剖体剥皮。
- 哔哔剥剥
bì bì bāo bāo
象声词。《荡寇志》第七六回:“看那店里,嗶嗶剥剥的爆响。”《十月》1981年第2期:“快爬到山口时,他闻到了隔山飘来的焦糊味儿,听到了哔哔剥剥的燃烧声。”
- 觱剥剥
bì bāo bāo
象声词。
- 颓剥
tuí bāo
颓坏剥落。
- 劘剥
mó bāo
犹掠夺。
- 蹇剥
jiǎn bāo
《易·蹇》:“蹇,难也。 ”又《剥》:“剥,不利有攸往。”后因以“蹇剥”谓时运不济。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遭时屯坎,浮生蹇剥。” 元 耶律楚材 《和冯扬善韵》:“今日穷途虽蹇剥,他时行道自亨贞。” 清 朱彝尊 《毕上舍大生止酒经年冬夜枉过劝之复饮赋三十韵》:“此时浮一醆,亦足忘蹇剥。”《人民文学》1978年第6期:“朕以薄德,罹此蹇剥。”
- 剥殻枪
bāo ké qiāng
即驳壳枪。手枪的一种。外有木盒,射击时可移装在枪后,作为托柄。射程较一般手枪远,可连续射击。
- 毁剥
huǐ bāo
毁损剥蚀。
- 剥夺
bō duó
1.盘剥掠夺 2.强制夺去;依法取消
- 剥戮
bāo lù
伤害杀戮。
- 跣剥
xiǎn bāo
脱光。
- 剥坏
bāo huài
剥落损坏。
- 剥缺
bāo quē
剥落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