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峻
kè jùn
苛刻严酷。
- 刻石
kè shí
1.在石上雕刻。《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东行郡县,上 邹嶧山 。立石,与 鲁 诸儒生议,刻石颂 秦 德。”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清 龚自珍 《说刻石》:“古者刻石之事有九。” 李季 《菊花石》二:“ 林家湾 前柳成荫,柳下住着刻石人。” 2.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南史·范云传》:“ 云 以山上有 秦始皇 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坡谷前身》:“世传 山谷道人 前身为女子,所説不一。近见 陈安国 省干 云: 山谷 自有刻石,记此事於 涪陵江 石间。”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达夫 游记说内洞石壁上‘ 唐 宋 人的题名石刻很多,我所见到的,以 庆历 四年的刻石为最古’。”
- 刻法
kè fǎ
1.苛刻的法律。 2.雕、刻的技法。
- 瑑刻
zhuàn kè
犹雕刻。
- 汇刻
huì kè
汇集刊行。
- 小刻
xiǎo kè
1.古代的计时单位。 分一昼夜为一百刻,每刻六十分,一百刻共六千分。 2.木板上雕成的小缺口。
- 刻木
kè mù
1.在木质器物上雕刻。 汉 王充 《论衡·自然》:“ 宋 人或刻木为楮叶者,三年乃成。” 2.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符号记事。《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汉 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 3.谓将木雕成人像。 晋 干宝 《搜神记佚文》:“ 丁兰 , 河内 野王 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 4.狱吏的代称。 宋 范仲淹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因思 蒲坂 、 江陵 二老,俱一时高才巨公,何至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人。”参见“ 刻木为吏 ”。
- 刻屈
kè qū
屈曲貌。
- 峭刻
qiào kè
1.陡峭。 2.严厉苛刻。 3.形容文笔锐利。
- 刻论
kè lùn
苛刻地评论。
- 日刻
rì kè
时间。
- 迁刻
qiān kè
谓拖延时间。
- 刻诛
kè zhū
严酷的刑罚。
- 自刻
zì kè
1.自责自励。 2.亲手雕镂。
- 刻省
kè shěng
减省。
- 刻明
kè míng
犹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