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褊刻
biǎn kè
褊急刻薄。
- 刻虐
kè nüè
1.苛刻凶残。 《南史·恩倖传·戴明宝》:“ 显度 刻虐为百姓疾,比当除之。” 宋 苏轼 《乞罢税务岁终赏格状》:“臣至 淮南 ,体访得诸处税务,自数年来,刻虐日甚,商旅为之不行。” 2.侵害。《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 陇川 致乱,皆由 恭项 暴杀无辜,刻虐 蛮 人。”
- 翦刻
jiǎn kè
1.剪裁雕刻。 2.形容文字工于雕琢。
- 刻汁
kè zhī
据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载, 浮提国 献 神通 、 善书 二人,出肘间四寸金壶,内贮黑汁如淳漆,佐 老子 撰《道德经》,“昼夜精勤,形劳神倦。及金壶汁尽,二人刳心沥血,以代墨焉。”后因以“刻汁”谓人治学精勤刻苦。
- 绮刻
qǐ kè
美丽的雕刻。
- 刻割
kè gē
切割。《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三年》:“设军所在,死亡必众,既不足御敌,当復更发,此为刻割心腹以补四支。”
- 刻肌
kè jī
古代指墨、劓、膑、刖之刑。
- 犀刻
xī kè
谓观察事物锐利深刻。清 昭槤 《啸亭杂录·尹文瑞公》:“年三十餘即任封疆,遇事镜烛犀刻,八面莹澈。”
- 刻线
kè xiàn
用尖的器具(如划线器或圆规)在木头、金属或砖块上刻线条
- 聪刻
cōng kè
聪敏而刻薄。
- 刻厉
kè lì
1.严酷;苛刻严厉。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霜焉雪焉,劲烈刻厉,翦击其枝叶,剥伤其肤理。” 明 方孝孺 《题周氏文后》:“宽裕有容者,誉人多过其实;刻厉疾恶者,取人多丧其真。” 2.谓书法或文辞峭拔。 宋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率更 貌寒寝,敏悟絶人。今观其书,劲峻刻厉,正称其貌耳。”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品性温和的作家即使在震怒的时候也写不出十分刻厉的文章。” 3.刻苦自励。《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尔朱世隆 之初为僕射也。畏 尔朱荣 之威严,深自刻厉,留心几案,应接宾客,有开敏之名。”《明史·孙汝敬传》:“自此刻厉为学,纍迁侍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王 归,弥自刻厉。”
- 暗刻
àn kè
麻将中对碰牌的一种叫法
- 石刻
shí kè
1.刻着文字、图画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 2.石碑或其石制品上面刻的文字、图画
- 即刻
jí kè
立即;马上;在很短时间之内
- 刻工
kè gōng
1.指从事雕版的人。 2.雕版的技术。
- 初刻
chū kè
指图书刻印的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