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眼
cì yǎn
1.光线过强,使眼睛感到不舒服 2.违反礼节标准或社会惯例而使人感到不顺眼;不文雅 3.使睁不开眼
- 刺促不休
cì cù bù xiū
刺促:劳碌、繁忙。繁忙劳碌,不肯停息。旧多用于形容勤于公务。
- 刺人
cì rén
1.使人产生刺痛感 2.使人突感不舒服
- 刺钉
cì dīng
也称“四角钉”。有四个刺,用于军事的金属障碍物。有大小两种:大者多撒在交通要道上,用以刺破敌军车辆轮胎;小者多撒布在阵地前和纵深内,用以妨碍敌人步兵和空降兵的行动。
- 刺臂
cì bì
1.古代一种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 2.刺臂出血,用以盟誓。
- 刺心刻骨
cì xīn kè gǔ
①犹刻骨铭心。 指感念至深。②亦作“刺心切骨”。内心极其悲愤。
- 刺股读书
cì gǔ dú shū
比喻刻苦攻读。
- 刺肚
cì dù
传统戏曲武打程式。 指以兵器刺向对方腹部。一方“刺肚”,另一方则以“封腰”招架。
- 刺猬原则
cì wei yuán zé
(刺猬原则hedgehog concept——翻译由“牛牛词典”提供)所谓“刺猬法则”是说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作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开了。
- 刺激分化
cì jī fēn huà
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CS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 刺绣
cì xiù
用彩线在纺织品上绣出图画,也指刺绣的产品
- 刺促
cì cù
1.忙碌急迫,劳碌不休。 《晋书·潘岳传》:“时尚书僕射 山涛 、领吏部 王济 裴楷 等并为帝所亲遇, 岳 内非之,乃题阁道为謡曰:‘阁道东,有大牛。 王济 鞅, 裴楷 鞧, 和嶠 刺促不得休。’” 唐 李贺 《浩歌》:“看见秋眉换新緑,二十男儿那刺促。” 清 魏禧 《<溉堂续集>序》:“长年刺促,乞食於江湖;伤逝悲来,较甚往昔。”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昙花记》:“愧少如椽之笔,且为刺促之文,良由时近黄昏,不过免于曳白耳。” 2.惶恐不安。 唐 权德舆 《数名诗》:“《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 明 李东阳 《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迭韵奉答》诗:“闻官饱食太仓粟,使我刺促难为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君有异念耶?何忽觉刚气砭人,刺促不寧也。”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逢到刮风的日子,如果风向与去信或来信刚刚相反,就有一方面要耐着刺促不宁的心情等待。”
- 刺桐
cì tóng
1.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 印度 、 马来亚 等地,我国 广东 一带亦多栽培。旧时多入诗。亦以指刺桐之花。 唐 罗邺 《放鸭》诗:“好倚青山与碧溪,刺桐毛竹待双栖。” 唐 朱庆馀 《南岭路》诗:“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十:“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 宋 苏轼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诗:“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清 孙枝蔚 《论诗》诗:“纸作牡丹工剪刻,何如堦下刺桐花。” 2.今 福建省 泉州市 的别称。 唐 时环城皆种植刺桐,故称。亦名 桐城 。 宋 元 时代伊斯兰旅行家东来,常以 刺桐 一名记入其行纪。《马可波罗行纪》中亦以 刺桐 称 泉州 。
- 刺慝
cì tè
讽刺邪恶。
- 刺径
cì jìng
直径。
- 刺事
cì shì
打探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