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高点
zhì gāo diǎn
作战时,在某一范围内可居高观察敌情和压制敌人火力的最高地形、地物
- 十进制
shí jìn zhì
一个以10为基数的数系,在理论上,某一位上的每一个单位都是下一位上一个单位的10倍
- 家长制
jiā zhǎng zhì
旧时的家庭组织制度,作为家长的男子掌握经济权利,在家庭中居支配地位
- 终制
zhōng zhì
1.父母去世服满三年之丧。《北齐书·高乾传》:“先是 信都 草创,军国权舆, 乾 遭丧不得终制。” 唐 元稹 《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遭太夫人丧,号叫请罢,遂克终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先生赴约,可以献物为定,比及 鶯鶯 终制以来,庶无反覆以断前约。” 2.死者生前对丧葬礼制的嘱咐。《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冬十月甲子,表 首阳山 东为寿陵,作终制曰……”《晋书·宣帝纪》:“先是,预作终制,於 首阳山 为土藏,不坟不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有《终制》篇。
- 地制
dì zhì
帝王的分封制度。
- 周制
zhōu zhì
周 代的制度。《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叔孙 曰:‘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 周 制也。’”《国语·周语中》:“ 周 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 晋 陆机 《五等论》:“借使 秦 人因循 周 制,虽则无道,有与共弊,覆灭之祸,岂在曩日?”
- 谱制
pǔ zhì
写作(乐曲)。 如:谱制琴曲。
- 名制
míng zhì
1.名作。 2.名称制度。
- 坐制
zuò zhì
1.谓轻易制敌。 2.引申指占据有利的地势。
- 相制
xiāng zhì
互相制约。
- 违制
wéi zhì
违反制度。
- 度制
dù zhì
制度。
- 时制
shí zhì
1.指时节和制度。 《诗·鄘风·定之方中序》:“ 文公 徙居 楚丘 ,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説之,国家殷富焉。” 孔颖达 疏:“既得其时节,又得其制度。” 2.指当时的制度。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一节:“他若 郑 人游於乡校,以詆毁时政,时制毫不禁之。” 3.时令;季节。《孙子·计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俞樾 《俞楼杂纂·著书馀料·<孙子·计篇>》:“时制,当读为时节。‘节’与‘制’一声之转。《国语·晋语》:‘夫祀,国之大节也。’ 韦 注:‘节,制也。’是其义亦相通。” 4.谓送终之物需每一季度都有所添置。《礼记·王制》:“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 孙希旦 集解:“岁制者,谓送死之具,於每岁有所制也;时制,於每时有所制也;月制,於每月有所制也。六十已衰,始制为送死之具;至七十、八十,而所制弥备;至九十,又於所制者曰脩也。”后以“时制”借指七十岁。《周书·儒林传·沉重》:“ 建德 末, 重 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 梁 。” 5.当代流行的文章体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古文公式》:“但 汪氏 不知文用古法,而公式必遵时制。”
- 制寿
zhì shòu
古礼,人六十岁始预为制办寿具,称“制寿”。
- 私制
sī zhì
1.私自制作。 《新唐书·柳公绰传》:“置权量於东西市,使贸易用之,禁私製者。” 2.私人的礼法。《文选·潘岳<悼亡诗>》:“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李周翰 注:“改凶服从朝政之吉服,哀心不易,私存其礼也。制,礼也。”
- 预制
yù zhì
1.在工厂中预先制成(如房屋的)全部或多数构件 2.预先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