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恤刑
xù xíng
1.慎用刑法。语本《书·舜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臣不敢以微命蔽塞聪明,亦非敢欲陛下顿息刑罚,望在恤刑尔。” 2.特指减刑。《晋书·刘波传》:“法苛政乱者,恤刑不赦。”《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詔恤刑。自是每岁常举行之。”《清会典·刑部四·恤刑》:“凡恤刑之典:曰停刑,曰减刑,曰停遣。” 3.明 代及 清 初由中央派往各地审录刑囚、清理冤滞的官员,常被称为恤刑。始设置于 明 太祖 时, 成化 后遂成定制。 清 康熙 时裁省。《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你爹全亏了 种义 ,一向到也安乐。如今恤刑坐於 常熟 ,解审去了。”参阅《明史·刑法志三》。
- 刑宪
xíng xiàn
1.刑法。汉 王充 《论衡·答佞》:“圣王刑宪,佞在恶中;圣王赏劝,贤在善中。” 唐 韩愈 《举钱徽自代状》:“可以专刑宪之司,参轻重之议。”《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或居台鉉,或处权衡,或列近职而预机谋,或当峻秩而掌刑宪,事分逆顺,理合去留。” 2.刑罚。 宋 范仲淹 《奏为置官专管每年上供并军须杂物》:“既称军须,动加刑宪,物价十倍,吏辱百端,输纳未前,如负重罪。”《元典章·刑部·新刑》:“但犯大辟犯人出於不得已,身遭刑宪,瞑目而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女知陷阱已深,劝令诬服,以免刑宪。”
- 刑罪
xíng zuì
触犯刑法之罪。
- 肉刑
ròu xíng
施加于罪犯或犯过者的肉体的惩罚,包括死刑、鞭笞和监禁
- 量刑
liàng xíng
法院依照法律,根据罪犯的罪行性质、情节、对社会危害程度及认罪态度而裁定刑罚类型
- 冤刑
yuān xíng
1.冤枉受刑的人。 《汉书·循吏传·黄霸》:“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 2.指冤案。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岂十九年之睿断,有八百件之冤刑。”
- 以刑去刑
yǐ xíng qù xíng
用刑罚遏止刑罚,意指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 主刑
zhǔ xíng
1.主管刑事。 2.法律名词。“从刑”的对称。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独立适用的刑罚。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 刑不上大夫
xíng bù shàng dài fū
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执缚係引,不使人颈盩,不捽抑”,处死刑不“於市”,而“於朝”。《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孔颖达 疏:“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设其刑,则是君不知贤也。”《汉书·司马迁传》:“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厉也。”《晋书·刑法志》:“古典刑不上大夫,今士人有犯者,谓宜如旧,不在刑例,则进退为允。”《明史·刑法志》:“古者刑不上大夫,以励廉耻也。”
- 有期徒刑
yǒu qī tú xíng
有期徒刑,刑罚的一种。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
- 非刑拷打
fēi xíng kǎo dǎ
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 无期徒刑
wú qī tú xíng
指把犯人的终身自由剥夺的刑罚
- 殊死刑
shū sǐ xíng
斩首的死刑。《后汉书·梁统传》:“臣窃见 元 哀 二帝轻殊死之刑以一百二十三事。手杀人者,减死一等。” 李贤 注:“《东观记》曰:‘ 元帝 初元 五年,轻殊死刑三十四事; 哀帝 建平 元年,轻殊死刑八十一事。’”
- 授刑
shòu xíng
加之以刑罚。
- 渥刑
wò xíng
犹重刑。
- 刑科
xíng kē
1.刑法的条款。 2.明清时六科之一,负责处理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