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敷写
fū xiě
铺叙描写。
- 移写
yí xiě
犹移画。摹画。
- 陶写
táo xiě
谓怡悦情性,消愁解闷。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语 王右军 曰:‘中年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輒作数日恶。’ 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别》词:“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鬢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觴。”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关河冻,雨雪频。不知何处醉斜曛,陶写见天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先生出了题目,要作八股,侄儿先就头大了;偶然学着对个策,做篇论,那还觉得活泼些;或者做个词章,也可以陶写自己的性情。”
- 写经
xiě jīng
1.抄写佛教经典。晋 法显 《佛国记》:“ 法显 住此二年,写经及画像。”《陈书·徐孝克传》:“ 后主 勅以 石头 津税给之, 孝克 悉用设斋写经,随得随尽。” 唐 张彦远 《法书要录·王僧虔<论书>》:“ 谢静 、 谢敷 并善写经,亦入能境。”《元史·吴澄传》:“有旨集善书者,粉黄金为泥,写浮屠藏经。帝在 上都 ,使左丞 速速 ,詔 澄 为序, 澄 曰:‘主上写经,为民祈福,甚盛举也。’” 2.指抄写的佛经。如:这个博物馆收藏着几百卷 敦煌 写经。
- 帖写
tiě xiě
清 时衙门中抄写小吏。
- 写志
xiě zhì
抒发情志。
- 续写
xù xiě
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作延伸。续写前,做到熟读原文,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旨意透彻理解。
- 图写
tú xiě
图物写貌,绘画。
- 撰写
zhuàn xiě
写作
- 小写
xiǎo xiě
1.汉字数目字的一般写法,如一、二、四等(跟大写相对) 2.拼音字母的一种写法,如abc(跟大写相对) 3.稍加描绘
- 写字
xiě zì
1.书写文字,题字。 2.明代职司抄写的低级官员。
- 书写笔
shū xiě bǐ
笔头可以写出粗细不同字母的钢笔尖
- 写实主义
xiě shí zhǔ yì
现实主义的旧译。
- 真实写照
zhēn shí xiě zhào
对某事物或者某类事物的真实反映。
- 间接描写
jiàn jiē miáo xiě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 速写画
sù xiě huà
亦作“ 速写图 ”。素描的一种。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不是为了给那个年月的动人姿态,作一点速写画……而主要的是为了一种感情的冲激。”《人民文学》1983年第12期:“方桌上除文具外,放有一幅四吋近照--以上就是他新居速写图。”参见“ 速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