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乡
rú xiāng
谓儒学发源之地。
- 侏儒一节
zhū rú yī jié
比喻能体现事物全貌的局部。
- 沟犹瞀儒
gōu yóu mào rú
愚昧。
- 鸿儒硕学
hóng rú shuò xué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耆儒硕望
qí rú shuò wàng
耆:六十岁以上的人。指年高德重的儒者。
- 儒风雅韵
rú fēng yǎ yùn
指风雅淳正、文雅而飘逸。
- 渊儒
yuān rú
学识淹博的儒生。
- 通儒
tōng rú
指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 宋儒
sòng rú
宋 代的儒者。 一般指 宋 代理学家二 程 、 朱熹 等。 明 王世贞 《与陈户部晦伯书》:“其稍上者,即操觚之士,攀 西京 ,躡 大历 ,厌薄 宋 儒,以为不足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宋 儒事事言理,此理从何面推求耶?” 清 江藩 《宋学渊源记》卷上:“苟非 汉 儒传经,则圣经贤传,久坠於地, 宋 儒何能高谈性命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你这个又是中了 宋 儒之毒,甚么‘六合之外,存而勿论’。”参见“ 宋学 ”。
- 霸儒
bà rú
强横有势的儒者。
- 儒韵
rú yùn
指儒家的风范和韵致,也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雅和深邃。儒,儒家文化。
- 八儒
bā rú
相传 孔子 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故称。
- 儒行
rú xíng
1.儒家的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礼记·儒行》:“ 哀公 曰:‘敢问儒行?’” 南朝 梁 刘峻 《辨命论》:“ 瓛 则 关西 孔子 ,通涉六经,循循善诱,服膺儒行。” 鲁迅 《坟·寡妇主义》:“这种言动,自然也许是合于‘儒行’的罢。” 2.指合乎儒教的言行。 唐 刘长卿 《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诗:“ 贾生 年最少,儒行 汉 庭闻。” 3.谓斯文地慢步行走。 汉 班固 《奕旨》:“逡巡儒行,保角依旁。”
- 儒吏
rú lì
儒生出身的吏员。
- 士儒
shì rú
文人,读书人。 清 林昌彝 《市价行》:“老弱转沟壑,士儒罹网罟。”
- 耆儒
qí rú
[aged scholar] 年高博学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