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儒院
tōng rú yuàn
清 代大学里的研究生院。
- 儒教徒
rú jiào tú
信奉儒家学说的人。
- 巨儒
jù rú
造诣高深的儒者。
- 儒厚
rú hòu
温文厚重。
- 儒硎
rú xíng
秦始皇 既焚书,恐天下不服,乃密令冬月种瓜于 骊山 陵谷温暖处;瓜结实,诏博士诸生往视,因填土杀之。 事见《史记·儒林列传》 张守节 正义引 汉 卫宏 《诏定古文尚书序》。后因以“儒硎”谓读书人遭受的浩劫。
- 儒博
rú bó
1.谓学问渊博。 2.指博学之士。
- 儒馆
rú guǎn
泛指古代的学术、文化机构。如太学、昭文馆、集贤院之类。
- 儒贤
rú xián
贤能的儒士。
- 老儒
lǎo rú
旧谓年老的学人。晋 挚虞 《答杜预书》:“变制通理,垂典将来,何必附之于古,钦以旧义,使老儒致争哉!”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嘉兴 人 闻人茂德 ,名 滋 ,老儒也。”
- 英儒
yīng rú
犹硕儒。学识渊博的儒士。
- 儒肆
rú sì
1.学校,庠序。 2.谓儒教。
- 雅儒
yǎ rú
有雅德的儒者。与俗儒相对。
- 儒藏
rú cáng
儒家著作的总汇。与道家之道藏、佛教的藏经相应。
- 圣儒
shèng rú
慕圣人之道,有儒者之德。
- 朱儒
zhū rú
1.身材特别矮小的人。《左传·襄公四年》:“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败於 邾 。” 杜预 注:“ 臧紇 短小,故曰朱儒。”《淮南子·说山训》:“朱儒问天高於脩人,脩人曰:‘不知。’曰:‘子虽不知,犹近之於我。’故凡问事必於近者。”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盖闻古者至治之世,自瞽蒙、昏瞶、朱儒、蘧蒢、戚施之人,上所以使之,皆各尽其材。” 清 黄遵宪 《新加坡杂诗》之五:“人奴甘十等,只愿朱儒饱。” 2.古代权贵好以朱儒为倡优取乐,故亦指朱儒中之充任优伶、乐师者。《汉书·徐乐传》:“﹝陛下﹞淫从恣之观,极驰骋之乐自若。金石丝竹之声不絶於耳,帷幄之私俳优朱儒之笑不乏於前,而天下无宿忧。” 3.借指未成年的人。 汉 扬雄 《太玄·童》:“次七脩侏侏,比于朱儒。” 范望 注:“朱儒,未成人也。七虽长大而不学道,侏侏然若未成人也,故以朱儒为諭焉。” 4.蹲跪在梁上短柱上的小木人。《淮南子·主术训》:“巧工之制木也……脩者以为櫩榱,短者以为朱儒枅櫨。无大小脩短,各得其所宜。” 高诱 注:“朱儒,梁上戴蹲跪人也。”
- 遗儒
yí rú
犹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