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侯
bái hóu
复姓。
- 王侯
wáng hóu
王爵和侯爵,也泛指显赫的爵位
- 婆侯伎
pó hòu jì
见“ 婆猴伎 ”。
- 空侯
kōng hóu
古乐器名。即箜篌。
- 侯伏侯
hòu fú hòu
复姓。
- 侯不
hòu bù
何不。
- 侯牏
hòu yú
亦作“ 侯头 ”。 古代一种近身穿的小袖衫。
- 侯门如海
hóu mén rú hǎi
侯门:旧指显贵人家;海:形容深。侯门象大海那样深邃。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隔绝。
- 侯景之乱
hòu jǐng zhī luàn
又称太清之难,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
- 蔡侯纸
cài hòu zhǐ
东汉 蔡伦 封 龙亭侯 。因其首先用树皮、弊布、破网等作原料造纸,后遂称以其法造的纸为“蔡侯纸”。《后汉书·宦者传·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縑帛者谓之为纸…… 伦 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 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宋 苏轼 《宥老楮》诗:“肤为蔡侯纸,子入 桐君 録。”
- 孟侯
mèng hòu
诸侯之长。
- 通侯
tōng hóu
秦汉时代侯爵的最高一等,又称彻侯、列侯。
- 诸侯
zhū hóu
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
- 侯伯
hóu bó
1.侯爵与伯爵。《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 2.泛指诸侯。 汉 班固 《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 周 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騖。”《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 3.诸侯之长。《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 孔 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 姜 ’、氏曰‘ 有吕 ’。” 韦昭 注:“ 尧 以四岳佐 禹 有功,封之於 吕 ,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又命 晋文 ,登为侯伯。”
- 伦侯
lún hòu
秦 爵名。与列侯相类而无封邑。
- 挟天子以令诸侯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