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使
de shǐ
1.谓受教。 2.得用,使唤。
- 使力
shǐ lì
使劲
- 使腔
shǐ qiāng
指戏曲演唱中,唱出曲折悠长的声调。
- 外使
wài shǐ
指派出或进入的使者。《左传·哀公六年》“潜师闭涂” 晋 杜预 注:“潜师,密发也。闭涂,不通外使也。”
- 客使
kè shǐ
外来的使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閈閎,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露布》:“ 开皇 九年平 陈 ,元帅 晋王 以驛上露布,兵部请依新礼,集百官及四方客使于朝堂,内使令称有詔,在位者皆拜,宣露布讫,舞蹈者三,又拜。”
- 音使
yīn shǐ
信使;使者。
- 使官
shǐ guān
1.谓利用职权。 《商君书·农战》:“今上论材能智慧而任之,则智慧之人希主好恶,使官制物,以适主心。” 2.使臣。 三国 魏 曹操 《善哉行》:“ 仲尼 之世,王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他生於六一七年,十三岁(六二九年)继位,十八岁(六三四年)遣使官到 唐朝 求婚。”
- 权使
quán shǐ
1.用权势役使。《战国策·赵策三》:“彼 秦 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2.宋 代专掌财赋的三司代理长官。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 咸平 六年,併三部为三司使,官轻则为‘权使公事’。 庆历 中, 叶翰林 道卿 再总计,止云‘权使’,盖中书误也。其后遂分‘权使’与‘使公事’为两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三司使班在翰林学士之上,旧制权使即与正同,故三司使结衔皆在官职之上。 庆历 中, 叶道卿 为权三司使,执政有欲抑 道卿 者,降敕时移权三司使在职下结衔,遂立翰林学士之下,至今为例。”
- 使相
shǐ xiāng
唐 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
- 陵使
líng shǐ
古代四时巡察省视皇陵的陵官。
- 使馆
shǐ guǎn
外交使节在所驻国家的办公机关
- 致使
zhì shǐ
导致;因造成
- 使佯
shǐ yáng
方言。 谓不认真或装腔作势。
- 使马鄂伦春
shǐ mǎ è lún chūn
旧时东北 鄂伦春 族部落名。从事渔猎,以马为远载工具,因称之为“使马鄂伦春”。
- 任使
rèn shǐ
1.差遣,委用。《左传·昭公六年》:“犹求圣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惠之师,民於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过乱。”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自序》:“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於求人,获安逸於任使者哉?” 宋 司马光 《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 汉高祖 知人善任使,苟为不才,虽见喜也弃之;苟才矣,虽负贩酒徒、亡将戍卒亦用之,此所以能奋布衣取天下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重读书人》:“ 鄂刚烈公 容安 不諳国语,上虽督责,然厚加任使,未曾因一眚以致废弃。” 2.指差事,使命。《宋史·岳飞传》:“ 范宗尹 言 张俊 自 浙西 来,盛称 飞 可用,迁 通 、 泰 镇抚使兼知 泰州 。 飞 辞,乞 淮南东路 一重难任使,收復本路州郡,乘机渐进。”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艷 ( 吴暨艷 )、 彪 ( 徐彪 )所行如此,可谓不负任使。”
- 使酒仗气
shǐ jiǔ zhàng qì
仗:凭借,倚仗;使:放任。指任性发酒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