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伪
bǎi wěi
各种诈伪。 《新唐书·刘蕡传》:“广立本之大业,崇建中之盛德,安有三代循环之弊,百伪滋炽之渐乎?” 金 元好问 《饮酒》诗之二:“去古日以远,百伪无一真。”
- 假伪
jiǎ wěi
虚假。《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粲 劝 表 子 琮 ,令归 太祖 ”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孙权 自此以前,尚与中国和同,未尝交兵,何云‘驱 权 於 江 外’乎……又 白登 在 平城 ,亦 魏武 所不经,北征 乌丸 ,与 白登 永不相豫。以此知 张騭 假伪之辞,而不觉其虚之自露也。”
- 伪端
wěi duān
诈伪的事端。
- 侈伪
chǐ wěi
放纵僭伪。
- 伪国
wěi guó
僭伪之国。
- 饰伪
shì wěi
装假作伪。
- 伪名
wěi míng
1.犹恶名。 2.假名;化名。
- 伪俗
wěi sú
诈伪的风气。
- 伪辞
wěi cí
虚假的言辞。
- 伪族
wěi zú
达人的反义词
- 伪命
wěi mìng
1.指僭伪政权的命令。 2.假传的命令。
- 情伪
qíng wěi
1.真假;真诚与虚伪。 《易·繫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 在外十九年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后汉书·耿国传》:“夷狄情伪难知,不可许。”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近古易悉,情伪可求。”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伏惟 太祖 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情伪相攻,机械百出,倏去倏来,终反故辙。” 2.犹虚实。《新唐书·王锷传》:“ 鍔 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细大, 皋 悉知之。”《新唐书·李愬传》:“众愿为 愬 死,故山川险易与贼情伪,一能晓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出为兵备道,使山川扼塞形势,兵之强弱,将之材駑,四夷之情伪,无不瞭於平日。” 3.弊病。《管子·七法》:“人君泄,则言实之士不进;言实之士不进,则国之情伪不竭于上。”《新唐书·于志宁传》:“当 周 德既衰,诸侯盛彊,征伐竞兴,情伪於是乎生,变诈於是乎起,有以臣召君、取威定霸之事。” 宋 陈亮 《丙午秋答朱元晦秘书书》:“天下之情伪,岂一人之智虑所能尽防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儒家释家,情伪日增,门径各别,可勿与辩也。”
- 伪钱
wěi qián
见“ 伪金钱 ”。
- 伪行
wěi xíng
1.诈伪的行为。 2.假装出某种行为;装假。
- 树伪
shù wěi
作假。
- 猾伪
huá wěi
奸刁诈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