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伎俩
jì liǎng
1.手段;花招 2.技艺;本领
- 伎术
jì shù
技艺方术。《鬼谷子·中经》:“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传募有伎术者,待以不次之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鼯鼠五能,不成伎术。”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数百年前,有一隐士,于此池侧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能使瓦砾为宝,人畜易形。”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伎术医卜·伎术》:“凡伎术皆自 轩辕 始。”
- 伎船
jì chuán
以歌舞色相为业的游船。
- 伎道
jì dào
方术。
- 伎数
jì shù
方伎数术。
- 伎能
jì néng
技能。
- 伎巧
jì qiǎo
1.技术,技艺。《鬼谷子·捭阖》:“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陶宏景 注:“伎巧,谓百工之役。”《后汉书·宦者传·单超》:“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驃骑者一人,骑而持帜前行,后骑继之,各于马上呈弄伎巧,盖以习骑乘云。” 2.指精美奇巧的工艺品。《东观汉记·刘般传》:“时五校尉官显职闻,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毕给,故多以宗室肺腑居之。”《旧唐书·后妃传上·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 宋 苏舜钦 《谘目二》:“终日嬉游廛市间,以鬻伎巧绣画为业。” 3.指工艺匠人。《魏书·太祖纪》:“徙 山 东六州民吏及 徒何 高丽 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万餘口,以充京师。”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酒楼》:“北去 杨楼 以北,穿 马行街 ,东西两巷谓之大小货行,皆工作伎巧所居。”
- 伎伎
jì jì
行步舒展貌。
- 伎懩
jì yǎng
见“ 伎痒 ”。
- 伎痒
jì yǎng
1.亦作“伎懩”。谓有所擅长,遇机会即欲表现,如痒难忍。 2.泛指欲望强烈。
- 伎人
jì rén
指女歌舞艺人。三国 魏 曹操 《遗令》:“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 铜雀臺 ,善待之。”《晋书·宣帝纪》:“九年春三月,黄门 张当 私出掖庭才人 石英 等十一人,与 曹爽 为伎人。”
- 伎儿
jì ér
指歌舞艺人。《百喻经·伎儿作乐喻》:“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新唐书·于志宁传》:“又宫中数闻鼓声,太乐伎儿輒留不出,往年口敕丁寧,殿下可不思之?” 清 吴伟业 《王郎曲》:“梨园子弟爱传头,请事 王郎 教絃索,耻向王门作伎儿,博徒酒伴贪欢謔。”
- 伎家
jì jiā
指以歌舞或出卖色相为职业的女子。
- 伎艺
jì yì
1.技艺,指手艺或艺术表演等。 2.指有技艺的人。
- 伎荷
jì hé
出水面的荷花。伎,通“ 企 ”。
- 伎坊
jì fāng
教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