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物
wǔ wù
1.指五种地形上的物产。《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会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皁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覈物,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荚物,其民晳而瘠。五曰原隰,其动物宜臝物,其植物宜丛物,其民丰肉而庳。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 2.犹言五事。《周礼·地官·乡大夫》:“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 贾公彦 疏:“物,事也。” 3.五行。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其在体也,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参见“ 五行 ”。 4.指金、银、龟、贝、布五种货币。《汉书·食货志下》:“凡寳货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5.五色,五种颜色。《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汉 郑玄 注:“物,色也。视日旁云气之色降下也,知水旱所下之国。 郑司农 云: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故曰凡此五物,以詔救政。” 宋 苏轼 《贺年启》:“效五物以观云,咸知岁美。”
- 五地
wǔ dì
1.五种土地。 2.五种地形。
- 五熏
wǔ xūn
五辛。
- 五宗
wǔ zōng
1.古代宗法,继承始祖的后人为大宗;继承高祖、曾祖、祖、父的后人为小宗;大宗一,小宗四,合为“五宗”。参阅汉班固《白虎通·宗族》。 2.犹言五世。谓高祖、曾祖、祖、父、己身五代。 3.同母者为一宗。五宗,谓一父五母所生之子女。 4.佛教宗派名。禅宗慧能一系的南宗所分化的五个宗派。即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5.指五岳。
- 五风
wǔ fēng
1.五方之风。 2.中医谓肝风、心风、脾风、肺风、肾风。 3.五日刮一次风。
- 五蠹
wǔ dù
战国 末 韩非 作《五蠧》篇,指斥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避公役的人)、商工之民为危害国家的五种蠧民。蠧,蛀虫。
- 五命
wǔ mìng
1.周 代官爵分为九等,称九命。 五命为子男。《周礼·春官·典命》:“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礼记·王制》:“小国之君,不过五命。” 2.五次命令。《左传·襄公十三年》:“ 楚子 疾,告大夫曰:‘不穀不德……若以大夫之灵,获保首领以殁於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从先君於禰庙者,请为灵若厉。大夫择焉。’莫对。及五命,乃许。” 杨伯峻 注:“五次命令,大夫始许之。” 3.谓古代帝王按五行相胜之理承受天命。《汉书·王莽传中》:“帝王受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协成五命,申以福应,然后能立巍巍之功。” 颜师古 注:“五命,谓五行之次,相承以受命也。”参见“ 五行 ”。
- 五有
wǔ yǒu
古谓士有势而尊贵,有家而富厚,有资而勇悍,有心而智惠,有貌而美好为五有。
- 五神
wǔ shén
1.五脏之灵气。 2.指五脏。 3.指五帝。 4.五德。 5.五方之神,指勾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亦称五行之神。
- 五郊
wǔ jiāo
谓东郊、南郊、西郊、北郊、中郊。古代礼仪,帝王于五郊设祭迎气。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 ;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 赤帝 祝融 ;立秋前十八日,迎 黄灵 于中兆,祭 黄帝 后土 ;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 白帝 蓐收 ;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 黑帝 玄冥 。《后汉书·明帝纪》:“是岁( 中平 二年),始迎气於五郊。”
- 五雉
wǔ zhì
相传 少皞 时掌工务的五个官名的合称。 《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杜预 注:“五雉,雉有五种。” 孔颖达 疏:“雉声近夷,雉训夷,夷为平,故以雉名工正之官。”或以为五种雉鸟各表示某一工种。 孔颖达 疏引 贾逵 曰:“西方曰鷷雉,攻木之工也;东方曰鶅雉,搏埴之工也;南方曰翟雉,攻金之工也;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 伊 洛 而南曰翬雉,设五色之工也。”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配帝舞》:“司正五雉,歌庸九川。”
- 五怸
wǔ xī
土质细而润泽的中等土壤。
- 五五
wǔ wǔ
1.《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 ”五五相乘为二十五, 汉 时因用以代称三年之丧。《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菲五五,縗杖其未除。”《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遭离母忧,五五断仁。” 2.二十五。《鹖冠子·度万》:“五音六律稽从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为岁式。” 陆佃 注:“五五,五其音之五也。”《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老臣慺慺,愿国家同祚於 轩辕 之五五,而未及 周文 之二五,用为伊邑。”此谓 黄帝 有子二十五人。 3.以五为行列。《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鵠,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上飞 衡 阳 ,下宿 沅 汉 ,十十五五忽合而復散。”《晋书·天文志中》:“凡降人气,如人十十五五,皆叉手低头;又云,如人叉手相向。” 4.谓以五人为伍,犹如古代军队编制。《魏书·高佑传》:“设禁贼之方,令五五相保,若盗发则连其坐,初虽似烦碎,后风化大行,寇盗止息。”
- 五使
wǔ shǐ
唐 宋 行大典时所置五官,均命大臣任之。
- 百五
bǎi wǔ
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 宋 程先 《锁窗寒·有感》词:“叹嘉会难逢,少年几许?纷纷沸鼎,负了青阳百五。”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二折:“今日正百五寒食,上坟的都是同乡共里。” 清 纳兰性德 《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之一:“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一说,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故称“百六”。参见“ 一百五日 ”、“ 百六 ”。
- 五矹
wǔ wù
亦作“ 五屼 ”。 山名。在今 四川 乐山县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