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欲
wǔ yù
1.指耳、目、鼻、口、心的欲望。 2.佛教谓色、声、香、味、触五境生起的情欲。亦谓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3.道教沿袭其说而稍有不同。谓声、色、香、味、爱憎之欲。
- 五铢
wǔ zhū
1.即五銖钱。 2.见“五銖衣”。
- 五孰
wǔ shú
见“ 五熟 ”。
- 五献
wǔ xiàn
飨礼时献酒五次。古代飨礼,上公九献,侯伯七献,子男五献。《礼记·礼器》:“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 郑玄 注:“五献,子男之饗礼也。”《左传·昭公元年》:“及享,具五献之籩豆於幕下。” 杜预 注:“朝聘之制,大国之卿五献。” 唐 王维 《汧阳郡太守夫人成氏墓志铭》:“製三繅兮玄纁,具五献兮籩豆。”
- 五季
wǔ jì
1.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 2.中医以四时配五行而为五季,即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
- 五交
wǔ jiāo
五种非正道的交友。指势交、贿交、谈交、穷交、量交。
- 五陵
wǔ líng
[the five mausoleum of emperor in Han dynasty] 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五陵少年争缠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五众
wǔ zhòng
1.指司陡、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的属吏。 2.佛教语。出家的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 3.佛教语。“五藴”的旧译。
- 五枚
wǔ méi
像梅花,分五瓣,是中国传统王权内部的财权管理体系,分了五个瓣来监督、运行,相互制衡、监督。
- 五父
wǔ fù
1.地名。 在今 山东省 曲阜县 东南。《左传·襄公十一年》:“ 季武子 将作三军……乃盟诸 僖閎 ,诅诸 五父 之衢。” 杜预 注:“ 五父衢 ,道名,在 鲁国 东南。” 清 钱谦益 《答唐训导论文书》:“五方之音,变而为鸟语; 五父 之逵,变而为鼠穴。” 2.春秋 鲁桓公 之弟 公子佗 的称号。《左传·隐公六年》:“ 五父 諫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杜预 注:“ 五父 , 陈 公子佗 。” 3.唐 李揆 对 李辅国 的尊称。《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 李揆 当国,以子姓事之,号‘ 五父 ’。”
- 五端
wǔ duān
指五帝各所尚的服色。
- 五阳
wǔ yáng
1.谓《易》夬卦中的五个阳爻。 2.指城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五地;又指山阳、广阳、汉阳、南阳、丹阳五郡。
- 五痹
wǔ bì
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气痹
- 五鼓
wǔ gǔ
见五更条
- 五饵
wǔ ěr
《汉书·贾谊传赞》:“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係单于,其术因以疏矣。” 颜师古 注:“赐之盛服车乘以坏其目;赐之盛食珍味以坏其口;赐之音乐、妇人以坏其耳;赐之高堂、邃宇、府库、奴婢以坏其腹;於来降者,上以召幸之,相娱乐,亲酌而手食之,以坏其心:此五饵也。”原为 贾谊 提出的怀柔、软化 匈奴 的五种措施,后泛指笼络外族的种种策略。
- 五司
wǔ sī
1.宋代对经略使、安抚使、节度使、观察使和总管的合称。 2.宋代掌管皇室庄宅、宫苑等的五个官署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