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阴脉
wǔ yīn mài
“五阴脉”,即微、沉、缓、濇四种脉相。
- 五老会
wǔ lǎo huì
宋 庆历 末 杜衍 王涣 等五人告老退居 南京 (今 河南 商丘 ),为诗酒之会,时称“五老会”。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庆歷 末, 杜祁公 告老退居 南京 ( 河南 商丘 ),与太子宾客致仕 王涣 、光禄卿致仕 毕世长 、兵部郎中分司 朱贯 、尚书郎致仕 冯平 为五老会。吟醉相欢,士大夫高之……五人年皆八十餘,康寧爽健,相得甚欢。”
- 五经师
wǔ jīng shī
汉 代教授五经的学官。《后汉书·明帝纪》:“﹝ 永平 九年﹞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 五斗子
wǔ dǒu zi
指 唐 代诗人 王绩 。
- 五方色
wǔ fāng sè
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色分别代表东、南、中、西、北五方。
- 五倍子
wǔ bèi zǐ
中药名。 为倍蚜科昆虫五倍子蚜和倍蛋蚜寄生在漆树科植物盐肤木或青麸杨等叶上形成的虫瘿
- 五粮液
wǔ liáng yè
以五种粮食为原料酿的酒,产于四川宜宾
- 五仪
wǔ yí
1.古代五等爵的礼仪。 2.五等。
- 五则
wǔ zé
1.指衡量事物的五个标准。 2.谓帝王应恪守的五项法则。
- 五缞
wǔ shuāi
古代按居丧时间长短所分的五种丧服。《淮南子·齐俗训》:“夫儒墨不原人情之终始,而务以行相反之制,五縗之服,悲哀抱於情,葬薶称於养。” 高诱 注:“五縗,谓三年、朞年、九月、五月、三月服也。”参见“ 五服 ”。
- 五民
wǔ mín
1.指褊急之民、狠刚之民、怠惰之民、费资之民、巧谀恶心之民。 2.指《诗》《书》谈说之士、处士、勇土、技艺之士、商贾之士。 3.指士、农、商、工、贾。亦泛指五方之民。 4.指士、农、工、商贾、兵。
- 端五
duān wǔ
即端午。
- 五州
wǔ zhōu
南朝 时指北方的领土。《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春方动辰驾,望幸倾五州。” 李善 注:“《尚书》有十二州, 宋 得其七,故谓北境云五州。”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片言而求三辅,一説而定五州。”
- 五图
wǔ tú
指《五岳真形图》。
- 五博
wǔ bó
古代博戏的一种。用木或玉、石制成五子,掷子投采以分胜负。
- 五土
wǔ tǔ
1.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地等五种土地。 2.指青、赤、白、黑、黄五色土。古代帝王铺填社坛分封诸侯仪式所用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