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剑
wǔ jiàn
指 春秋 时 越王 元常 使 欧冶子 所造的五把宝剑,其名为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 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 五药
wǔ yào
1.五类药物。《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穀、五药养其病。” 郑玄 注:“五药,草、木、虫、石、穀也。” 南朝 梁 沉约 《钟山诗应西阳王教》:“淹留访五药,顾步佇三芝。” 唐 独孤及 《为吏部李侍郎祭李中丞文》:“官不过八命,年未愈六十,岂五药乖养,九藏失节,以及此乎?” 2.指茯苓、朱砂、雄黄、人参、赤箭。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三六:“今依《金刚顶瑜伽》説五药梵名:娑贺拶囉一,娑贺禰缚二,建吒迦哩三,儗哩羯囉四,勿哩答贺底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茯苓一,朱砂二,雄黄三,人参四,赤箭五。”
- 五繇
wǔ yáo
犹五卜。古代帝王巡狩,预卜五年,以占吉凶。《文选·班固<典引>》:“既感羣后之讜辞,又悉经五繇之硕虑矣。” 李善 注引 蔡邕 曰:“繇,占也。王者巡狩,预卜五年,岁习其祥,习则行,不则修德而改卜。言天下已举五卜之占,而习吉也。”《宋书·谢庄传》:“感五繇之程符,鉴羣后之荐典。”
- 五性
wǔ xìng
1.人的五种性情。指喜、怒、欲、惧、忧。 2.人的五种性情。指暴、淫、奢、酷、贼。 3.人的五种性情。指喜、怒、哀、乐、怨。 4.指仁、义、礼、智、信。 5.五脏的特性。
- 五遁
wǔ dùn
1.五种逸乐。指沉湎于金(如器物之用)、木(如宫室之盛)、水(如泛舟之乐)、火(如烹调之美)、土(如楼台之高)五种物质享受。 2.道教所称仙人五种借物遁形的方术。即金遁、木遁、水遁、火遁、土遁。
- 五凉
wǔ liáng
指 晋 和 南朝 宋 时北方十六国中的 前凉 、 后凉 、 西凉 、 北凉 、 南凉 。其地均在 甘肃 境内,后借指 甘肃 一带。
- 五括
wǔ kuò
星名。《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数年在西也。” 梁启雄 解:“ 尹 曰:五括,即五车。《天官书》:‘楼库有五车。’”参见“ 五车 ”。
- 五刃
wǔ rèn
1.五种兵器。 2.泛指兵器。
- 五玉
wǔ yù
1.古代诸侯作符信用的五种玉。 即璜、璧、璋、珪、琮。 2.代称诸侯。 3.五色之玉。
- 五曲
wǔ qǔ
1.古代琴曲名。相传为汉蔡邕所作。 2.古代的五种琴曲。
- 五叔
wǔ shū
管叔 、 蔡叔 、 成叔 、 曹叔 、 霍叔。
- 五津
wǔ jīn
长江 自 湔堰 至 犍为 一段五大渡口的合称。
- 五百
wǔ bǎi
1.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 2.执杖行刑。
- 五逆
wǔ nì
见“ 五逆罪 ”。
- 五衍
wǔ yǎn
即五乘。
- 五戒
wǔ jiè
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应遵守的五项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