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馆
wǔ guǎn
南朝 梁 修制五礼的机构。 五礼谓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
- 五位
wǔ wèi
1.谓天数五和地数五。前者为奇数,一、三、五、七、九;后者为偶数,二、四、六、八、十。 2.指岁、月、日、星、辰。 3.谓五行。 4.犹言五方。 5.指五方之神。 6.九五之位,指帝位。 7.土层较深的优质土壤。 8.指侯、大夫、卿、公、辟五种等级。 9.指宋时童贯等五人为皇帝分工修建的宫室。 10.算术上的第五个数位。即个十百千万之万位。
- 五花度牒
wǔ huā dù dié
官府签署有多种花押的度牒。旧时僧道出家的书面凭证。
- 五经扫地
wǔ jīng sǎo dì
五经:借指文人。 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
- 五风十雨
wǔ fēng shí yǔ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 五四运动
wǔ sì yùn dòng
[the May 4th Movement of 1919]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我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无理决定,运动很快扩大到全国
- 五彩旗
wǔ cǎi qí
1.亦作“五彩旗”。多种颜色的军旗。 2.指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初期的国旗。因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组成,故称。 3.见“五綵旗”。
- 五禽言
wǔ qín yán
禽言,诗体名。 依鸟名象声取义而作。五禽言,咏五鸟之名。
- 五藏
wǔ zàng
1.亦作“五臧”。即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中医谓“五脏”有藏精气而不泻的功能,故名。 2.佛教的五类经典。
- 五兵
wǔ bīng
1.五种兵器。 所指不一。《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此指车之五兵。步卒之五兵,则无夷矛而有弓矢。见《司兵》 郑玄 注。《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 范宁 注:“五兵:矛、戟、鉞、楯、弓矢。”《汉书·吾丘寿王传》:“古者作五兵。” 颜师古 注:“五兵,谓矛、戟、弓、剑,戈。” 2.泛指各种兵器。《隋书·达奚长儒传》:“且战且行,转鬭三日,五兵咸尽,士卒以拳殴之。” 唐 独孤及 《庆鸿名颂》:“ 唐 兴百三十有八载,皇帝在贿天下,铸五兵为农器,栖万姓於寿域。” 3.泛指军队。《战国策·齐策五》:“彼明君察相者,则五兵不动而诸侯从。”《旧唐书·太宗纪上》:“若 轩辕 善用五兵,即能北逐 獯鬻 。” 4.指战争。 南朝 梁 刘孝标 《金华山栖志序》:“ 左元放 称此山云:‘可免洪水五兵,可合神丹九转。’” 前蜀 杜光庭 《晋公太白狼星醮词》:“弓弢戢偃,雨顺风调,百穀有年,五兵永息。” 5.“五兵尚书”的省称。详“ 五兵尚书 ”。
- 五陈
wǔ chén
亦作“ 五阵 ”。 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左传·昭公元年》:“为五陈以相离,两於前,伍於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 杨伯峻 注:“两、伍、专、参、偏皆陈名。此步兵阵法,其详已不可知……疑此五阵,乃诱敌之陈,其徒卒必少,或以徒卒之数为阵名。”《宋史·兵志九》:“天地五行之数不过五,五阵之变,出於自然。”
- 五律
wǔ lǜ
每句五个字的律诗
- 五指
wǔ zhǐ
1.五个手指。《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詘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左传·宣公四年》“子公食指动” 唐 孔颖达 疏:“然则手之五指之名,曰巨指(拇指)、食指、将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也。”《水浒传》第三二回:“ 武行者 听了,跳起身来,叉开五指望店主人脸上只一掌。” 2.五个脚指。《素问·厥论》:“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
- 五十步笑百步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 五分钟热度
wǔ fēn zhōng rè dù
比喻因一时冲动而产生的短暂热情。
- 五虚六耗
wǔ xū liù hào
比喻弄虚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