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行
shì xíng
1.事迹。 2.行为;品行。 3.行事,做事。 4.指社会伦理关系。
- 交事
jiāo shì
谓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有关事宜。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罢太守铜鱼》:“ 唐 制,太守交事皆合铜鱼为信。 周世宗 显德 六年以除州自有制书,罢铜鱼不用。” 宋 岳珂 《桯史·成都贡院》:“ 成都 新繁 有藏 艺祖 御容者,莫知始何年。令长交事,匵护畀付,惟谨。”
- 禊事
xì shì
禊祭之事。 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晋书·王羲之传》:“ 永和 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 会稽 山阴 之 兰亭 ,修禊事也。” 宋 张孝祥 《拾翠羽》词:“禊事纔过,相次禁烟追逐。” 元 王恽 《清明日锦堤行乐》诗:“浪説 兰亭 禊事修,年年春好 锦堤 游。”
- 当事
dāng shì
1.跟某事有关联 2.指当局或当事人
- 谙事
ān shì
熟悉事理;懂事。《晋书·刑法志》:“故諳事识体者,善权轻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远。” 唐 刘禹锡 《酬乐天咏老见示》:“经事还諳事,閲人如閲川。”《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贵人听得,説道:‘是甚么人?好不諳事!’” 周立波 《盖满爹》:“ 楠森 年纪轻,不谙事,对父亲更加放肆,也更横一些。”
- 冥事
míng shì
阴间的事情。
- 寝事
qǐn shì
息事,完事。
- 口事
kǒu shì
口舌之事。 指进谗言。
- 事宦
shì huàn
仕宦,指做官。
- 诏事
zhào shì
谓报请王者授与职事。
- 事分
shì fēn
职分;名分;身分。唐 元稹 《叙奏》:“经制度,明利害,区邪正,辨嫌惑,存之则事分著,去之则是非泯。” 宋 王禹偁 《官舍书怀呈罗思纯》:“同年事分几般同,墨綬逶迤一郡中。”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轻浮称谓》:“至於当他人父兄尊长之前,语及其子孙甥壻,亦云‘某丈’。或妄称宰相执政贵人之字。皆大不识事分者,习惯以然,元非简傲也。”
- 制事
zhì shì
谓处理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
- 事大
shì dà
指小国侍奉大国。 《周礼·夏官·司马》:“比小事大,以和邦国。” 郑玄 注:“比犹亲。使大国亲小国,小国事大国,相合和也。”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见机而作,《周易》所贵;小不事大,《春秋》所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若以 元昊 於北朝失事大之体,则自宜问罪。”
- 立事
lì shì
1.设置治事小臣。 2.建功立业。 3.起事;举事。
- 事过
shì guò
犹过失。
- 事家
shì jiā
指供食用的动物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