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足书
yàn zú shū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 蜡帛书
là bó shū
见“ 蜡丸帛书 ”。
- 小人书
xiǎo rén shū
[口]成册的连环画
- 鹤板书
hè bǎn shū
即鹤版。
- 等身书
děng shēn shū
《宋史·贾黄中传》:“ 黄中 幼聪悟,方五岁, 玭 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 玭 为 贾黄中 父。“等身书”本谓与身高相等的一段卷子,后人遂指迭起来与身高相等的书籍,形容读书之多。 清 周亮工 《盛此公传》:“ 此公 ( 盛此公 )年十数龄,即能读等身书。”后以“著作等身”形容著书之多,亦本此。
- 大同书
dà tóng shū
康有为著。始作于1884年,成书于1901-1902年。共十卷。具体描述了一个没有国家、没有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但主张用改良的方法来实现。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但带有空想色彩。
- 颍阳书
yǐng yáng shū
相传 唐 开元 间奇异之士 邢和璞 好 黄 老 ,善心算,卜居 嵩 颍 间,作颍阳书,能知人终身事。见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新唐书·方技传·邢和璞》。后人诗文中常以“潁阳书”作为吟咏释 老 及方技之士的典故。
- 承认书
chéng rèn shū
认书就是一种承诺的书面凭证,是指在不违背法律法规为前提的条件下,一方对另一方或多方、多方对另一方或多方作出的承诺,并且其承诺的内容同时受国家法律法规所制约或保护的书面证明。
- 书写笔
shū xiě bǐ
笔头可以写出粗细不同字母的钢笔尖
- 旁行书
páng xíng shū
横写的文字。古泛指外国文字。《新唐书·隐逸传·陆羽》:“﹝ 陆羽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新唐书·西域传下·康》:“﹝ 康 人﹞习旁行书。”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八:“人年七八十,幸身康宁,当退藏一室,早睡晏起,繙贝多旁行书,与三生结愿。”
- 草书星
cǎo shū xīng
星名
- 畏简书
wèi jiǎn shū
《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毛 传:“简书,戒命也。隣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后以“畏简书”为公务羁身之典。
- 桥梁书
qiáo liáng shū
介于图画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图书类型。
- 簿领书
bù lǐng shū
见“ 簿领 ”。
- 蛀书蠹
zhù shū dù
蛀蚀书卷的蠹鱼。借指只知啃书本的读书人。
- 赴急书
fù jí shū
草书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