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书监
mì shū jiān
官名。
- 破体书
pò tǐ shū
指书法结构的变体。
- 庖西书
páo xī shū
《明史·解缙传》:“一日,帝在大庖西室,諭 縉 :‘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 縉 即日上封事万言。”后用以称近臣上给皇帝的政见书为“庖西书”。
- 连锦书
lián jǐn shū
唐 吕向 工草隶,能一笔环写百字,状若萦发,世号连锦书。 见《新唐书·吕向传》。
- 鹄板书
hú bǎn shū
鹄书。
- 元书纸
yuán shū zhǐ
一种以毛竹为原料的纸张,出产于 浙江 富阳 等县。
- 城旦书
chéng dàn shū
《史记·儒林列传》:“ 竇太后 好《老子》书,召 辕固生 问《老子》书。
- 图书府
tú shū fǔ
1.国家藏书的地方。 《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 唐 张说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2.宋 借指秘书监。《宋史·杨徽之传》:“ 咸平 初,加礼部侍郎。二年春,以衰疾求解近职,改兵部,仍兼祕书监。入谢。命坐,劳之曰:‘图书之府,清净无事,俾卿得以养性也。’”
- 适销书
shì xiāo shū
指适应某一时间段内销售的书
- 书卷气
shū juàn qì
指在仪态、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气度、风格。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学者苟能立品以端其本,復济以经史,则字里行间,纵横跌宕,盎然有书卷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脸上却是一团书卷气。”《新华文摘》1982年第5期:“小品文要有书卷气,要使读者感觉到你是博览群书的人。”
- 订书机
dìng shū jī
用来装订书籍、纸张等的工具
- 驳书
bó shū
内容驳杂之书。
- 款书
kuǎn shū
落款书写。
- 前书
qián shū
1.指《汉书》。 2.前次的书信。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促,未尽所怀,故復略而言之。”三国魏曹丕《与杨德祖书》:“以孔璋之才,不闲於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僕赞其文。” 3.前人之书。
- 僞书
wěi shū
1.伪造的文书、信件。《史记·封禅书》:“﹝文成将军 少翁 ﹞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於是诛文成将军,隐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赝书》:“ 钟会 作伪书以赚宝剑。” 2.指伪造文书。《史记·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於赂遗也。” 3.托名伪造的书籍。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而 扬雄 撰《蜀记》, 子贡 著《越絶》, 虞 裁《江表传》, 蔡 述《后梁史》,考斯众作,咸是伪书,自可类聚相从,合成一部。”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余意欲取此类及纬候等书,《亢仓》、《鶡冠》等子,总为伪书一类,另附四部之末。” 章炳麟 《文学说例》:“ 张氏 书证驳多疏繆,尤信伪书,盖 明 世积习尔。” 4.僭伪政权的史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南方以 晋 家渡 江 后,北间传记,皆名伪书。”参见“ 伪史 ”。 5.内容虚妄之书。 汉 王充 《论衡·对作》:“俗传蔽惑,伪书放流,贤通之人,疾之无已。”
- 废书
fèi shū
1.放下书。 谓中止阅读。 2.失去使用价值的书籍。如:把废书废报送到废品回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