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马
zhōng mǎ
1.指古代驾车时居中的马。 又称服马。《左传·定公九年》“吾从子如驂之靳” 晋 杜预 注:“靳,车中马也。” 唐 孔颖达 疏:“靳是中马之驾具,故以靳表中马。《诗》云:‘騏騮是中,騧驪是驂。’是名服马为中马也。” 2.中等的马。《史记·大宛列传》:“ 汉 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餘匹。”《新唐书·百官志三》:“掌饲马牛,给养杂畜。良马一丁,中马二丁,駑马三丁,乳驹、乳犊十给一丁。”
- 中元
zhōng yuán
1.指农历七月十五日。 旧时道观于此日作斋醮,僧寺作盂兰盆会,民俗亦有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中元》:“道门寳盖,献在中元。释氏兰盆,盛於此日。” 唐 令狐楚 《中元日赠张尊师》诗:“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闲话》:“昨夜乃中元赦罪之期,想是赴盂兰会的。” 冯至 《北游》诗:“清冷的月色使我忽然想起,啊,今天是我忘掉了的中元。” 2.称中元节。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三一:“ 法云寺 里中元节,又是官家诞降辰。”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这天正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我记得分明,到河边还为的是拿了些纸钱同水酒白肉奠祭河鬼。” 3.古代术数家以第二甲子为“中元”。参见“ 三元 ”。 4.犹言高中。谓中试。《玉佛缘》第一回:“到得五十三岁那年,乡试归家,三场文字,十分得意,亲友都拟他一定中元的了,及至榜发,依然落第。”
- 中权
zhōng quán
1.谓中军制定谋略。《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杜预 注:“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 2.指中军。 南朝 宋 谢庄 《从驾顿上》诗:“中权临 楚 路,前茅望 吴 云。”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徐麟士》:“於是登坛视师,简壮士至千五百人为前驱,千五百人为后劲,精选甲士二千人为中权,亲自率之。” 3.指主将。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以君智略,入佐中权。”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中权令峻,按虎节以风生;上将策奇,指龙编而天落。”《宋史·刘廷让传》:“万旅所集,实制於中权。” 4.指主将的权势。 唐 元稹 《加陈楚检校左仆射制》:“欲将激其壮心,夫何吝於好爵。加之左揆,以盛中权。” 5.中枢;司令部。《梁书·武帝纪上》:“拥 荆南 之众,督四方之师,宣讚中权,奉卫舆輦。”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辽东篇》:“距 倭 兵约二里许,以 长虎臺 为中权。” 6.喻中等。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论》:“视其雕文非特刻鵠,人人下笔,寧止追嚮,遗跡见珍,餘芳可析。诚以驱驰并驾,不逮前锋,而中权、后殿,各尽其美,允为下以下。” 7.合乎时宜或情势。《论语·微子》:“身中清,废中权。”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遭乱世,身废弃以免患,合於权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故凡人之有为也,前枉而后义者,谓之中权。虽不能成,《春秋》善之, 鲁隐公 郑祭仲 是也。”《后汉书·隗嚣传》:“将军以至德尊贤,广其谋虑,动有功,发中权。”
- 中停
zhōng tíng
1.中途停止。 2.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山根至準头为中停;身体以腰为中停。参见“三停”。
- 中赏
zhōng shǎng
1.中等的赏赐。 2.内心赞赏。
- 中呈
zhōng chéng
见“ 中程 ”。
- 中阶
zhōng jiē
1.指明堂前居中的台阶。 2.指“泰阶”居中的一级。
- 中制
zhōng zhì
1.中等规格。 2.合乎中庸之道的典章、制度。 3.谓从中干预。
- 中径
zhōng jìng
犹直径。
- 中否
zhōng fǒu
中道衰落。
- 中点
zhōng diǎn
直线段或曲线弧线的正中点,此点离直线段或曲线弧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 敬中
jìng zhōng
敬修内智。
- 二中
èr zhōng
1.二心,异心。 2.天、地的中数。 3.指仲夏与仲冬。
- 中将
zhōng jiàng
军衔,低于上将,高于少将
- 中词
zhōng cí
三段论中大前提和小前提所共有的名词
- 中严
zhōng yán
谓中庭戒备。古代帝王元旦朝会或郊祀等大典的仪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