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中
jí zhōng
1.把分散人、物或事集合在一起 2.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zhōng guó gòng chǎn dǎng dì èr cì quán guó dài biǎo dà huì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 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即“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 九品中正制
jiǔ pǐn zhōng zhèng zhì
- 尚虚中馈
shàng xū zhōng kuì
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引伸指妻室;虚:空。指没有妻子。
- 中国游艇
zhōng guó yóu tǐng
指打猎,搜寻。
- 苦中作乐
kǔ zhōng zuò lè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 中河失舟
zhōng hé shī zhōu
壶,即瓠,体轻能浮
- 角力中原
jué lì zhōng yuán
角:较量。在中原角逐、较量。比喻以武力争雄天下。
- 从中说项
cóng zhōng shuō xiàng
为人说情以达到某种目的
- 鱼中素
yú zhōng sù
指书信。
- 中性美
zhōng xìng měi
指的是形象打扮具有异性特质,但同时也保留了本身性别特质的人。
- 无形中
wú xíng zhōng
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无名义而有实质的情况下
- 中欲
zhōng yù
内心的慾念。
- 中地
zhōng dì
1.指土质中等的土地。 2.中原;中国。 3.中心;中央。 4.指中部地区。 5.适应各种土壤。 6.指命中之处。 7.及至于地。
- 中色
zhōng sè
中央之色,即黄色。《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晋书·乐志上》:“黄者,阴阳之中色者。”《宋史·隐逸传下·郭雍》:“黄,中色也,色之至美也。”
- 中朝
zhōng cháo
1.临朝之时。《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昭王 临朝叹息, 应侯 进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忧,臣敢请其罪。’” 2.汉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汉书·刘辅传》:“羣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将军 辛庆忌 ,右将军……俱上书。”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3.朝廷;朝中。《三国志·魏志·杜畿传》:“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势不独多。” 唐 刘长卿 《集梁耿开元寺所居院》诗:“岂得长高枕,中朝正用才。”《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 南交 ,自立为王,向中朝请封号。” 4.指朝廷官员。 清 张际亮 《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诗:“ 唐 宋 中朝厌过岭,今代軺车喜驰骋。” 5.偏安 江 左的 东晋 、 南宋 分别称建都中原时的 西晋 、 北宋 为“中朝”。 南北朝 时,亦称 南朝 为“中朝”。《晋书·王隐传》:“时著作郎 虞预 私撰《晋书》,而生长东南,不知中朝事,数访於隐。”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长秋寺》:“﹝寺﹞亦在 延年里 ,即是 晋 中朝时金市处。” 宋 陆游 《观渡江诸人诗》:“中朝文有 汉唐 风,南渡诗人尚数公。”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引 张孝纯 挽 张叔夜 诗:“畴昔中朝士,簪绅仰令名。”《北齐书·王琳传》:“ 梁 故 建寧公 琳 , 洛 滨餘胄, 沂川 旧族,立功代邸,効绩中朝。” 6.指中原。《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 邕 ﹞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是时,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 岭 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 7.中原王朝。 清 时亦指 中国 。 宋 梅尧臣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诗:“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契丹 主曰:‘中朝 党进 者真驍将也。如 进 辈有几?’虏所以固矜者,意谓 进 本虏族, 中国 无之。”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我中朝素严海禁,闭关自守,不勤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