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丧心
sàng xīn
1.心理反常;丧失理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宋 叶适 《终论三》:“使兵犹有法,则彼之所为乃丧心失灵狂惑而求死者也。”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如此迷惑丧心之语,犹拔作南宫首卷,文字安得不陋?”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一听到新思想,一看到 俄国 的小说,更其害怕,对于较特别的思想,较新思想尤其丧心发抖。” 2.犹言丧天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真生》:“一日,饮既卧, 贾 潜起,搜诸衣底。 真 觉之曰:‘子真丧心,不可处矣!’”
- 丧德
sàng dé
丧失德性
- 崩丧
bēng sàng
败坏,丧亡。
- 小丧
xiǎo sàng
指夫人以下,九嫔、世妇、女御、诸内人之丧。
- 将丧
jiāng sàng
护送灵柩。
- 丧家狗
sàng jiā gǒu
见“ 丧家之狗 ”。
- 失丧
shī sàng
1.亡失。《礼记·三年问》:“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羣匹,越月踰时焉,则必反巡。” 2.指溃散。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四折:“逼的箇 吕温侯 逃命荒,八健将已中伤,杀的那败残军尽皆失丧。” 3.失去。《荀子·性恶》:“ 孟子 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恶也。’” 4.谓失去力量,衰败。《荀子·富国》:“人皆乱,我独治;人皆危,我独安;人皆失丧之,我按起而制之。”
- 在丧
zài sàng
犹居丧。《左传·僖公九年》:“九年春, 宋桓公 卒,未葬而 襄公 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杜预 注:“在丧,未葬也。”
- 嗒然若丧
tà rán ruò sàng
形容懊丧的神情。
- 告丧
gào sàng
报丧。《左传·文公十四年》:“九月﹝ 穆伯 ﹞卒於 齐 。如丧,请葬,弗许。”《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郑玄 注:“告,赴也。” 孔颖达 疏:“此谓天王崩而遣使告天下万国之辞也。”
- 闻名丧胆
wén míng sàng dǎn
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 丧取
sàng qǔ
见“ 丧娶 ”。
- 兵丧
bīng sàng
战争和丧乱。《后汉书·天文志中》:“太微,天子廷。彗星犯之为兵丧。其八月壬子, 孝明帝 崩。”《后汉书·天文志中》:“斗为贵相,为 扬州 ,荧惑犯入之为兵丧。其六年,大将军 商 薨。 九江 、 丹阳 贼 周生 、 马勉 等起兵没郡县。”
- 丧人
sàng rén
1.居丧的人。《三国志·魏志·倭人传》:“其行来渡海诣中国,恆使一人,不梳头,不去蟣蝨,衣服垢污,不食肉,不近妇人,如丧人,名之为持衰。” 2.失位流亡的人。《礼记·檀弓下》:“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丧人不佞,失守 鲁国 之社稷,执事以羞。”
- 丧棒
sāng bàng
指出葬时孝子拄的棒子
- 报丧
bào sāng
把某人去世的消息通知其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