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並育
bìng yù
共同生长。 《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晋 陆机 《文赋》:“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十六:“万物并育,不齐其用而各有用。”
- 並膀
bìng bǎng
方言。差不多。 魏树海 《女共产党员》:“这两个队,论人口、地亩,都相并膀。”
- 並比
bìng bǐ
相比。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四折:“ 秦昭公 乃虎狼之国,雄兵百万,战将千员, 廉将军 难以并比。”
- 並立
bìng lì
同立;同时存在。 《庄子·则阳》:“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新唐书·儒学传下·元行冲》:“於是右丞相 张説 建言:‘ 戴圣 所録,向已千载,与经并立,不可罢。’”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君子、小人之不能不分也久矣。其祸必成於小人,其罪必归於君子;此二者相持不并立之势也。”
- 並隣
bìng lín
见“ 并邻 ”。
- 並轂
bìng gǔ
车并行。《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汉 扬雄 《羽猎赋》:“ 蚩尤 并轂, 蒙公 先驱。” 汉 张衡 《东京赋》:“属车九九,乘轩并轂。”
- 並肩
bìng jiān
1.肩挨着肩。 宋 向子諲 《鹧鸪天》词:“垂玉筯,下香阶,并肩小语更兜鞋。”《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两人并肩而行。”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合卺后,并肩夜膳。”并,现写作“并”。 艾青 《乌珠穆沁马》诗:“现在猎人聚精会神,和那匹马并肩前进,他伸出了套马杆子,想把马头一下套进。” 2.同列。《史记·田儋列传》:“且吾亨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纵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动我,我独不愧於心乎?”《后汉书·隗嚣传》:“今俊乂并会,羽翮并肩, 望 无耆耉之德,而猥託宾客之上,诚自愧也。”《南史·恩倖传·陆验》:“鸣珮珥貂,并肩英彦。” 3.同等。 明 刘基 《楚人伐郑公子遂会晋人》:“至于来聘之役,遂进 楚 而称子,以蛮 荆 之得 齐 晋 并肩,自此始也。”《红楼梦》第四六回:“过一年半载,生个一男一女,你就和我并肩了。” 4.比喻同时。 唐 柳宗元 《<杨评事文集>后序》:“虽古文雅之盛世,不能并肩而生。”
- 並船
bìng chuán
1.两船并合。《墨子·备水》:“并船以为十临,临三十人,人擅弩。” 岑仲勉 注:“并船,即合两船也,两船为一临。” 2.并排着两只船。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二六:“兰桨把来齐拍水,并船相斗湿罗衣。” 宋 黄庭坚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之二:“可怜一曲并船笛,説尽故人离别情。”
- 並稱
bìng chēng
1.一齐称道。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於是诸大夫茫然丧其所怀来,失厥所以进,喟然并称曰:‘允哉 汉 德!此鄙人之所愿闻也。’” 汉 扬雄 《羽猎赋》:“喟然并称曰:‘崇哉乎德!虽有 唐 、 虞 、 大夏 、 成周 之隆,何以侈兹!’” 2.相提并论。 明 李贽 《书决疑论前》:“十法界以佛界与九界并称,岂可即以娑婆世界为佛界,离此娑婆世界遂无佛界耶?”
- 並湊
bìng còu
聚合。《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虽时运推移,质文屡变,譬犹六代并凑,易俗之用无爽;九流竞逐,一致之理同归。” 宋 曾巩 《知开封府制》:“ 开封府 ,朕建国焉,天下所并凑,众大而俗杂。”
- 並視
bìng shì
谓全能看见。《韩非子·喻老》:“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 陈奇猷 集释:“能并视,谓并远近而能见之。”
- 並后
bìng hòu
与王后并列。谓妾媵拟同于王后。《左传·桓公十八年》:“ 辛伯 諫曰:‘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周公 弗从,故及。” 杜预 注:“妾如后。”《韩非子·说疑》:“内宠并后,外宠贰政,枝子配适,大臣拟主,乱之道也。”《宋书·后妃传论》:“ 大明 之沦溺 殷姬 ,并后匹嫡,至使多难起於肌肤,并命行於同产,又况进於此者乎。”
- 並日
bìng rì
1.谓两日并一日。犹言兼程。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信乐土之足慕,忽并日之载驰。” 2.同日。《后汉书·朱穆传》:“岂得同年而语,并日而谈哉?” 3.整天。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沧溟蔡姬》:“并日无粗糲之食,经年尠浆汁之馈。”
- 並且
bìng qiě
并且,指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
- 並重
bìng zhòng
不分主次,同等看待。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按察司》:“ 明 初置提刑按察司,谓之外臺,与都察院并重。”
- 並悉
bìng xī
全部;全都。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沭水》:“其城三重,并悉崇峻。” 唐 张鷟 《游仙窟》:“药草俱尝遍,并悉不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