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干
bù gān
1.无能,不称职。 2.不愿意承担某种任务。如:学校要陆老师教语文课,他不干。
- 不假
bù jiǎ
1.不借用。 2.不需要;不凭藉。 3.确实;真的。
- 不即
bù jí
不就。《左传·昭公元年》:“民叛,不即其事。” 杨伯峻 注:“即,就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传》:“今子与神鬭於水,亡马失御,又受眇目之病,形残名勇,勇士所耻,不即丧命於敌而恋其生,犹傲色於我哉!”《隋书·礼仪志一》:“望是不即之名,岂容局於星海,拘於岳瀆?”
- 不畏
bù wèi
不畏惧、不惧怕。
- 不慭
bù yìn
见“ 不憖遗 ”。
- 不若
bù ruò
即不如
- 不穷
bù qióng
1.无穷尽;无终极。 2.不陷于困境。 3.不停止。 4.远离或排斥不肖之人。
- 不报
bù bào
1.不报复。 2.不批复;不答复。
- 不识
bù shí
1.不知道,不认识。 2.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
- 不戏
bù xì
犹言憔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个少年身己,多因为那薄倖种,折倒得不戏。”
- 不以
bù yǐ
1.不为,不因。 《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2.不用;不靠。《孟子·离娄上》:“ 离娄 之明, 公输子 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宋 曾巩 《上欧蔡书》:“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 贞观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胜,不独立吸引注意。” 3.无论;不管。《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当尽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史·刑法志一》:“虽有牙符而无织成圣旨者,不以何人,并勿啟,违者处死。”
- 不籍
bù jí
犹言不劳,不须。籍,通“ 藉 ”。
- 不悆
bù yù
谓病重不起。 帝王病重的讳称。《北史·隋文帝纪》:“﹝ 大象 二年五月﹞乙未, 周宣帝 不悆。”《北史·刘昉传》:“及帝不悆,召 昉 及 之仪 俱入内,属以后事。”参见“ 不豫 ”。
- 不拔
bù bá
1.不可拔除,不可动摇。 形容牢固。 2.未能攻克。
- 不滔
bù tāo
同“ 不慆 ”。《文选·张衡<西京赋>》:“天命不滔,畴敢以渝。” 薛综 注:“滔与慆音义同。”
- 不脱
bù tuō
1.不会脱落。 2.用于动词之后,表示摆脱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