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倒
dīng dǎo
颠倒。丁、颠双声,通用。
- 洞丁
dòng dīng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部落的壮丁。
- 祭丁
jì dīng
即丁祭。 旧时每年仲春及仲秋上旬丁日祭祀 孔子 之称。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三折:“ 苏秦 吃的馒头是那二年前祭丁的冷馒头。” 清 蒋士铨 《一片石·访墓》:“到祭丁分肉的时节,才叫你认得我呢。”
- 貂丁
diāo dīng
捕貂的猎人。
- 骄丁
jiāo dīng
骄横的兵丁。
- 丁赋
dīng fù
按人丁征收的赋税。始于 汉高祖 四年,称算赋。凡年十五以上、五十六以下、每人每年出赋钱一百二十,为一算,亦称丁算。此制历代相沿,唯赋额名称不一。至 清 初,立编审法,定为五年一举,丁增而赋亦随之。 康熙 五十年后,定制滋生人丁,永不如赋。 雍正 时遂将丁赋摊入地税,称地丁。参阅《通典·赋税上》、《文献通考·户口一》。
- 竈丁
zào dīng
1.旧称煮盐工。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以女嫁灶丁,助之晒盐,粗能自给。” 王闿运 《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灶丁弗飭,挠通 皋西 ,负海十舍,摧旄刈倪。” 2.厨工。 清 龚自珍 《洞仙歌》词:“甘受灶丁怜, 紫玉 无言,惭愧煞主人相见。”
- 吉丁
jí dīng
1.象声词。形容金属玉器等物碰击声。 2.昆虫名。即吉丁虫。
- 丁绢
dīng juàn
以绸绢折纳的丁赋。
- 丁历
dīng lì
葶苈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葶苈》。
- 婴丁
yīng dīng
遭受;遭到。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悠悠四海,婴丁祸败。”《三国志·吴志·黄盖传》“ 黄盖 字 公覆 , 零陵 泉陵 人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盖 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晋书·刘颂传》:“到郡草具所陈如左,未及书上,会臣婴丁天罚,寝顿累年,今谨封上前事。”
- 蜑丁
dàn dīng
蜑人中的青壮年。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凡採珠,必蜑人,号曰蜑户,丁为蜑丁,亦王民尔。”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援桴亲鼓尽南海,背水更用蜑丁鏖。”《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 太祖 知 刘鋹 所采珠子甚多,日役蜑丁数千人,死者不少。”
- 鸡丁
jī dīng
亦作“鷄丁”。切成小块的鸡肉。
- 丁年
dīng nián
[age attained one's majority] 成丁的年龄
- 丁星
dīng xīng
对着星光。
- 辽丁
liáo dīng
指古代 辽 制钱。 背文有“丁”字,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