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宅
yī zhái
1.谓安心于至一之道。 2.一处住所。
- 一阳
yī yáng
一阳初动。
- 一言
yī yán
1.一个字。《论语·卫灵公》:“ 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汉 班固 《白虎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 2.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怀》诗:“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孙炳华 《重赏之下》三:“ 林启达 每天都要到车间转转,到机床边上看看,一言不发,看一会就走。” 3.谓陈述一次。《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语·屈节解》:“遽发所爱之使告 宓子 曰:‘自今以往, 单父 非吾有也,从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决为之,五年一言其要。’” 4.众口一词。《韩非子·内储说上》:“今 鲁国 之羣臣以千百数,一言於 季氏 之私。”
- 一屐
yī jī
一只鞋子。传说 菩提达磨 死后于 后魏 孝明帝 太和 十九年葬 熊耳山 ,后三年 宋云 使 西域 回,遇师于 葱岭 ,见手携隻履。 云 问:“师何往?”师曰:“西天去。”又谓 云 曰:“汝主已厌世。”暨 云 复命, 明帝 已逝。 孝庄 即位, 云 具奏其事,帝令启棺,唯一革履尚存,举朝为之惊叹,奉诏取遗履于 少林寺 供养。见《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后因以“一屐”为赞颂佛教大师法力之典实。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一屐游中原,五岳问诸祖,稽首香花巖,妙义足千古。”
- 一撮
yī zuǒ
1.容量单位,古以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见《孙子算经》;或以四圭为一撮,见《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说。按,今市制一撮等于一市升的千分之一。 2.用两三个手指所能撮取者。形容微少。《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 华岳 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安太太 听了,便同 张太太 各拈了一撮香。” 徐光耀 《平原烈火》第二六章:“在桌后,还有个矮胖的小老头儿,鼻下留一撮小黑须。” 3.一集中。《水浒传》第一一八回:“那 方杰 年纪后生,精神一撮,那枝戟使得精熟,和 秦明 连鬭了三十餘合,不分胜败。”
- 一算
yī suàn
1.一根算筹。《礼记·投壶》:“左右告矢,具请拾投。有入者,则司射坐而释一算焉。” 2.汉 代商贾税和对成年人所征人头税的一个计数单位。《史记·平準书》:“诸贾人末作貰贷买卖,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钱二千而一算。”《汉书·晁错传》:“今 秦 之发卒也,有万死之害而无銖两之报,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復。”按:《高帝纪上》“初为算赋” 颜师古 注引 如谆 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 3.古代推算历数的一个单位。《旧唐书·历志二》:“今 大唐 神龙 元年,復岁次於乙巳,积四十一万四千三百六十算外。上验往古,年减一算。下求将来,年加一算。” 4.一次谋划。《南史·宋长沙王道怜等传论》:“当於餘袄内侮, 荀 、 桓 交逼, 荆楚 之势,同於累卵。如使上略未尽,一算或遗,则得丧之机,未可知也。”
- 一法
yī fǎ
1.统一的法令。 2.指专一地行法。 3.越发;更加。 4.一种方法。 5.佛教用语,犹言一事一物。
- 抱一
bào yī
道家谓专精固守不失其道。 一,指道。
- 一快
yī kuài
1.一件快事。 2.谓一舒郁结情怀。
- 制一
zhì yī
犹统一。
- 一着
yī zhāo
1.亦作“一着”。 本谓下棋落一子。亦指行事的一个步骤。 2.一件事。 3.指武术的一个招数。 4.比喻一个计策或手段。 5.亦作“一着”。一经接触。 6.见“一著”。
- 一应
yī yīng
1.谓一时应变。 2.所有一切。
- 一味
yī wèi
1.盲目,不顾客观条件 2.单纯地
- 混一
hùn yī
1.不同事物混杂成一体 2.统一,也指统一天下
- 一朝
yī zhāo
一旦
- 一气
yī qì
1.一举,一次,不间断地 2.同一帮派,声气相通;同伙 3.一阵(多含贬义)